联 系 我 们
Connect us杨德山-中医正骨
地点:北京市丰台区看丹村708号
电话:010-63731261
手机:13161183648
邮箱:13522612316@163.com
近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中医馆服务能力提升建设标准(试行)》及《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中医阁建设标准(试行)》,文件提出中医馆内应独立设置中药房,并设置煎药室提供煎药服务,也可与上级中医医院或有合格资质的药品经营企业进行合作,采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提供中药饮片调剂代煎配送服务。中医阁可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签订中药饮片调剂代煎配送协议。
那么加强中药代煎配送管理将为基层中医馆中医阁带来哪些改变,笔者分析如下。
强弱帮扶共联建聚焦难题补短板
中医馆、中医阁是基层中医药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药事服务能力关乎基层民众健康福祉。但目前中医馆、中医阁在中药房建设运营方面仍存在一些客观制约因素。
一是专业能力稍欠缺。由于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有限,基层中医师在饮片采购、特征鉴别、中药养护、用药审查等方面均存在提升空间,基层患者临床用药可能存在安全隐患。二是代煎服务不规范。由于中医馆和中医阁场地、人员、资金所限,规范化中药代煎服务也较难落地,很多患者取药后只能自行煎煮,无法满足基层患者日益增长的代煎服务需求。三是饮片采购成本高。中医馆、中医阁门诊量较小,中药饮片采购数量及采购品种也相应较少,导致其面对中药饮片配送企业时谈判话语权较弱,采购成本较高;四是饮片质量不均匀。中医馆、中医阁的中药饮片用量一般较少,进销存周期长,再加上仓储设施落后,导致部分中药饮片容易出现霉变、走油、虫蛀等情况,影响中药饮片质量。
为切实解决基层中药药事服务发展掣肘难题,中医馆、中医阁可与上级中医医院或药品经营企业合作联动,委托上级中医医院或具备代煎资质的药品经营企业提供中药代煎配送服务,确保基层民众服用中药安全有效、便捷可及。
全域药网“一盘棋”,服务共享四统一
2019年10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在医疗联合体建设中切实加强中医药工作的通知》中指出,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在县级中医医院建立中药饮片供应中心和共享中药房,统一中药饮片采购、调配、炮制、煎煮和配送服务。
县域医共体共享中药房是基于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构建的综合性中药药事服务平台,可实现县域医共体中药服务的四“统一”,即统一处方汇总,统一药事管理,统一代煎配送和统一患者服务。
近年来,诸多县域将共享中药房纳入县域医共体建设范畴,例如仙居县医共体探索构建的集云上中医馆、共享中药房、云上中医智治平台为一体的“云上中医”诊疗服务平台,使人民群众就医体验得到优化,基层患者用药安全得到保障。
代煎质管定标准业务承接明规定
此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馆、中医阁相关建设标准,首次从国家层面明确基层医疗机构可与药品经营企业开展代煎合作,为患者提供中药配送、代煎、代配等服务。但迄今为止,仅有个别省市先行开展了一些探索,例如2014年10月,上海中药行业协会制定印发了《上海中药行业中药煎药质量管理规范》;2015年12月,浙江省中药质量控制中心制定印发了《浙江省中药饮片代煎服务工作质量管理规范(试行)》,2021年5月,广西中药药事质控中心、广西药师协会中药传承与创新研究专业委员会制定印发了《广西中药饮片代煎质量管理规范(试行)》。以上管理规范对于煎药中心的合规化运营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与指导意义。
数字质控强监管闭环溯源药放心
与公立中医医院相比,民营中药企业的公信力略显不足,但在承接中医馆、中医阁代煎业务的过程中,中药企业可从以下四方面入手,加强中药代煎质量管理。
构建中药代煎质量控制体系。对中药处方的接方、审方、调剂、煎煮、配送等全流程进行质量控制管理。打通煎药管理系统与中药房设施设备数据接口,实现精准对接控制,确保中药代煎流程规范化、标准化,提高调剂效率,确保代煎质量。
构建数字化仓储管理体系。统一管理中药饮片入库、验收、调拨、盘点、养护、调剂、出库等日常仓储工作,并与中药饮片供应商追溯系统实现互联互通,确保中药饮片流通全程可追溯。
构建中药代煎质量监管体系。利用物联网、数字化技术实时采集代煎流程数据,包括现场监控视频、复核环节照片、人员资质照片等多类型数据资源,确保监管数据实时有效、公开透明。
构建患者服务体系。开发代煎流程追溯、物流状态跟踪、药品溯源信息、合理用药指导及煎药服务评价等功能,提升基层群众获得感与安全感,让基层百姓喝上“放心药”。
联 系 我 们
Connect us地点:北京市丰台区看丹村708号
电话:010-63731261
手机:13161183648
邮箱:13522612316@163.com